印光大師對于諦閑法師往生的開示(文白對照)

  印光大師對于諦閑法師往生的開示

  原文

  手書備悉。諦公之逝,的確往生。其去之景象,尚不至驚天動地者,以講說時多,專用凈功時少也。在常人如此,則頗不易得。在諦公則猶未能副其身分。諦公既去,座下法將如林。其知命之法子,光皆不能望其項背。函中謂佛教二大砥柱,已折其一。其一以光當之,則不知光但一吃粥吃飯之庸僧耳。承諦公不以無狀見棄,相交三十多年。然光于人事應酬,概不舉行,只朝暮課誦回向一七,以盡我心而已。所言令親友欲皈依,何不就近皈依高豎法幢者,而復捨近求遠,擇一粥飯僧而皈依乎。即曰彼固發(fā)愿欲皈依光,若順便來蘇,則甚好。若特為皈依來蘇,固不如以函祈求之為兩便也。至云居士親自陪來,則何敢當。凡事均須以簡略省事為妙。十要已排完,不久當開印,大約八月底即可出書,F排佛學救劫編,此書乃潘對鳧居士請許止凈居士編輯者。此書排成,則排凈土圣賢錄。而清涼,九華,峨眉志,隨后排之。前年來蘇,因普陀志未了,因茲又排數種,今尚仍有此五事。至此五事了,則當避地多念佛號,以期臨終不至手忙腳亂為人譏誚也!段拟n》之《復方圣照居士書九》印光大師 著述

  譯文

  你寫來的信都清楚了。諦公的離世,是確實已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于他臨終時候的瑞相,還不至于驚天動地的原因,是因為他講經的時候多,專心念佛的時候少所造成的。然而即使是這樣的瑞相,在普通人往生的時候來說,也是很不容易獲得的,而在諦公來說,則仍然未能符合他的身份和能力。諦公既然已經離世,他的徒弟之中佛法的大將多如林木。他弘揚法道的出家法子,印光都不能望其項背。你的信中說佛教的二大中流砥柱,已經折損了一位,把印光當做了另外的一位,殊不知印光是只會吃粥吃飯的平庸僧人而已。承蒙諦公不以不像樣子嫌棄,相處交往了三十多年。然而印光從來對于人情應酬一概不舉行,只是在早晚課誦回向時,為諦公回向一個七,以盡到我對朋友的心意而已。

  來信所說的想要你的親友皈依印光,為什么不就近皈依高聳妙法幢幡的大通家,而又舍近求遠,選擇我這一個粥飯僧皈依呢?如果說他們一定要皈依印光,要是順便有事來蘇州就可以了。要是特意為皈依之事來蘇州,固然不如用信函請求皈依為雙方都方便。至于說居士親自陪同前來,這如何敢承當?凡事都要以簡略省事為好。

  《凈土十要》已經排印好了,不久就可以印刷,大約八月底就可以出書,F在排印《佛學救劫編》一書,這本書是潘對鳧居士請許止凈居士編輯的。這本書排印好之后,就排印《凈土圣賢錄》。而《清涼山志》、《九華山志》、《峨嵋山志》,隨后排印。前年來蘇州,因為《普陀山志》未排印好,因此又排印了數種,現在仍然還有這五件事。等到這五件事結束后,就會找一個清閑的地方隱居起來,專心念佛,以希望臨終的時候不至于功夫不得力而手忙腳亂,致使被他人所譏笑、責備自己沒有真實地行持!佛弟子 敬譯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