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家不可嬌慣兒女(文白對照)
女人家不可嬌慣兒女
譯文
凡是皈依佛教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必須敦睦人倫,去邪留誠。種種惡不要做,種種善要實行。戒殺護生,愛惜動物。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摻雜外道煉丹運氣的功夫,以求長生不老,和升天做神仙等等。一定要發(fā)愿,求臨終時,承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果信愿真誠懇切,人人都可以往生。一旦往生,便可以超凡入圣、了脫生死。然而要想往生,必須盡力忠于自己的身份和職守,還要把這個法門,勸導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并且以及朋友、親戚、鄉(xiāng)鄰。使得一切人都知道這個法門,都能夠修行這個法門。能這樣勸化他人,自己所得的利益,就更加深厚、宏大。
女人家的天職就是相夫教子。相,就是助的意思。助成丈夫的德行,善巧教導兒女,讓他們都能夠做賢人善人,這是女人家本分的職責。今天的女人,每每嬌慣兒女,不把做人的道理,以及因果報應的道理教誨給他們,所以兒女大多數難以成為有用的人才。因此為害世間的大聰明人,和胡作非為的匪類,遍布滿世間。弄得國不成國,民不成民。根本的源頭都是由于他們的父母,不知道盡到父母教導兒女的職責所導致的,所以使得天下大亂,沒有停止的時候。如果人人善于教導兒女,世道自然太平。其余的看《嘉言錄》等書,這些都是必讀之書。
又念佛的功夫,能夠消除一切惡業(yè),凡是遇到刀兵、水火、瘟疫、蟲蝗、旱澇等等災害,如果能夠至誠念觀世音菩薩,必定能夠逢兇化吉。女人生孩子難產,如果肯至誠念觀世音菩薩,必定可以很快安然而生。平常肯念觀音,更加有大利益。切不可說生產的時候裸體,不恭敬不干凈,念了恐怕得罪菩薩。要知道菩薩專門以救苦救難為志向,此時候乃是性命攸關之時,是出于迫不得已,不能夠恭敬潔凈,而不是不愿意對于菩薩恭敬潔凈。不但產婦要大聲念觀音,就是在旁邊照應的人,也要幫她念?v然難產將要死去,也可能轉危為安,很快就能安然順產。這個話應當和一切有緣人說。就是預先救度人的患難,以及預先救度人的性命,所以功德相當大。
原文
凡皈依佛法之人,無論男女,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愛惜物命。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用外道煉丹運氣之工夫,以求長生,及生天為大羅神仙等。決定發(fā)愿,求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若信愿真切,人人皆可往生。若得往生,則超凡入圣,了生脫死矣。然欲往生,必須恪盡己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按自己之職分,盡自己之義務。又當以此法門,勸其家庭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并及朋友親戚鄉(xiāng)黨鄰里。俾一切人皆知此法,皆修此法。則勸人之功,自己所得利益,更為深大矣。女人家以相夫教子為天職。相,助也。助成夫德,善教兒女。令其皆為賢人善人,此女人家之職分也。今之女人,每每驕慣兒女,不以做人之道理,及因果報應相誨,故兒女多難成器。所以瞎搗亂之大聰明人,與胡作非為之匪類,遍滿世間。弄得國不成國,民不成民。其根本皆由其父母,不知盡父母教訓兒女之職分所致,故使亂無已時。若人人善教兒女,世道自然太平矣。余看嘉言錄等,此為必備書。
又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惡業(yè)。凡遇刀兵水火瘟疫蟲蝗旱潦等災,若能至誠念佛念觀世音菩薩,必能逢兇化吉。女人臨產生不下,肯至誠念觀世音菩薩,決定即刻安然而生。平?夏,更為有大利益。切不可謂裸露不凈,念之恐得罪。須知菩薩以救苦為心,此時乃性命相關,出于無奈。非能恭敬潔凈,而不肯致其恭敬潔凈之事也。不但產婦要出聲朗念,在旁照應者,也幫他念?v難產將要死,均可即時安然而生。此話當與一切人說之。即是預救人之患難,及預救人之性命,功德甚大!段拟n》之《復朱石僧居士書二》印光大師 著述 佛弟子 敬譯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印光大師:念佛發(fā)光屬于魔境
- 印光大師:居士是什么意思?居家修道之士
- 印光大師:教人念佛則往生品位很高
- 印光大師:家長應該如何教導孩子?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印光大師:念佛人靜坐時也必須念佛
- 印光大師:念佛不能懇切的原因是什么?
- 印光大師: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超出因果之外
- 印光大師:如何祭祖?祭祖用素
-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號就可以仗佛慈力
- 印光大師:生病時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印光大師:一切法門都是依仗自力
- 印光大師:文殊菩薩證一真法道,超十地圣德
- 印光大師:禮拜佛菩薩時心中默念或開口稱念都可以
- 印光大師:念佛人要能依照凈土三經信愿念佛求生西方
- 印光大師:每天的功課都應當回向法界眾生
- 印光大師: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計劃,更應該有往生計劃
- 印光大師:富貴使人迷惑,有權力還不變初心的能有幾人?
- 印光大師:每日功課都應回向法界眾生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淺釋
- 靜波法師:突破就會升華而解脫 否則即被束縛和困擾
- 仁清法師:什么是誹謗正法?
- 靜波法師: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正凈法師:禮佛發(fā)愿懺悔文
- 仁清法師: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本源法師: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廣超法師: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慧廣法師: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覺真法師: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杜一心: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印光大師]心凈就能往生凈土
- [烏龍茶]漳平水仙是什么茶,怎么制作出來的?
- [禪宗五家]萬松行秀是怎樣使曹洞宗宗風大振的?
- [哲理故事]忍耐記心間,煩惱不沾邊
- [宗門故事]是法平等,惟政禪師的慈悲
- [佛與人生]追著別人的幸福跑,你永遠不會幸福
- [佛學常識]法相宗緣何而來
- [其他漢傳法師]眾生的自性又叫佛性,具備不缺不少的了了常知
- [普洱茶]普洱茶的名字是怎么來的?普洱茶名的來歷
- [禪宗典藏]《指月錄》是怎樣一部禪門經典?
- [佛經故事]世上沒有單獨存在的東西
- [哲理故事]常釋懷,做人何必太較真
- [佛與人生]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 [佛學常識]什么是六相
- [其他漢傳法師]一計漂亮常知歌
- [紅茶]古樹紅茶的功效、作用與工藝
- [禪宗五家]臨濟宗在元代保持著怎樣的規(guī)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