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是哪位?
目犍連(梵文轉寫:Maudgalyayana,巴利文轉寫:Moggallāna)也稱“大目犍連”、又譯作目犍蓮,沒特伽羅。簡稱為“目連”、“目蓮”。婆羅門姓,本名拘律陀佛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有“神通第一”的稱號。目犍連宏揚佛法遭到外道的嫉妒,在一次弘法經行中,死于裸形外道(亦有說為執(zhí)杖梵志)的暗殺。他是佛教史上第一個為了傳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說一切有部所傳《阿毗達磨法蘊足論》被認為是他的作品。
(一)神通第一
目犍連、婆羅門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樹名,禱樹神得子,因以為名。傳說目犍連在過去世中,是一個以捕魚謀生的漁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佛走在街上,威儀具足,舉止安祥。生恭敬心,請到家中供養(yǎng)膳肴。飯后辟支佛躍身空中,或左或右,或前或后,上下自如。他心生歡喜,發(fā)愿來生,求得神通,因此今世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
舍利弗監(jiān)督祇園精舍工程時,外道首領勞度差要求比賽神通,舍利弗顯過十八變神通,贏得最后的勝利,給舍衛(wèi)城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被推為大智慧大神通的尊者。還有一次佛陀于十五日在阿耨達池邊為比丘說戒,座中少了舍利弗,叫目犍連到舍衛(wèi)國把舍利弗請來。目犍連現(xiàn)神足通,以為一定比舍利弗先到。當他到達時,看到舍利弗結跏趺坐,坐在佛的身旁。問佛:我從祇園精舍回此,明明走在舍利弗的前面,怎么他會先我到此,難道我失去神足通了嗎?佛說:目犍連你有大神通,現(xiàn)在可以在大眾中顯現(xiàn)神通,啟發(fā)初學的信心。目犍連即一足踏著地球,另一足踏上梵天,使大地震動,受到大眾的贊嘆。
(二)對四餓鬼說因緣
一天夜里目犍連靜坐在恒河岸邊,看到許多餓鬼前來取水解除饑渴,眾鬼向他請問罪業(yè)因緣。第一個餓鬼問道:我現(xiàn)為餓鬼,;拣嚳剩吹胶愫铀肚鍥,但取食時,水又沸熱,飲上一口,五臟六腑頓時焦爛。不知造何惡業(yè),受此苦報?目犍連答說:你前世以看相算命為職業(yè),隨心毀譽別人,言多欺騙,故受此報。第二個鬼問道:我的身體常被一些兇猛的大狗啖食,肉吃盡時,風吹又生,不知為何受此苦報?目犍連答說:因你前世屠殺雞鴨豬羊,祭神拜天,受此惡報。第三個鬼問道:我腹大如甕,咽喉和四肢,細如針尖,見到飲食,不能得進,不知何緣,受此苦報?目犍連答說:你前世為官作宰,自恃豪強,欺壓他人,殘酷剝削民脂民膏,占為己有,故受此報。第四個鬼問道:我頭大如斗,全身長滿口舌,時時從舌中流血如注,命如游絲,不知因何受此惡報?目犍連答說:你前世喜歡說人長短,挑撥是非,惡口傷人,故受此報。
(三)目犍連救母
目犍連在定中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針尖那樣細小,皮骨連結在一起。即以缽盛飯菜以餉老母,飯到母親手中,立即化為炭火,目犍連見狀,萬分悲痛。即以此情稟告佛陀,祈求開導救母的辦法,佛陀說:你母生時謗佛謗僧,不信因果正法,貪嗔邪惡,愚弄眾生,故受此報。此之重罪,非一人力量所能拯救,唯有仗十方僧眾的力量,才能使你母脫離餓鬼之苦。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僧眾自恣日,設百味珍肴、鮮果于盆中,供養(yǎng)僧眾,你母即可超度。目犍連聽后,依教奉行,此后七月十五成盂蘭盆節(jié)。盂蘭,漢譯為倒懸,形容餓鬼之苦,如人倒懸。唯有以盆盛食品齋僧,才能解除倒懸之苦。
(四)為法獻身
目犍連一生不知疲倦地宏揚佛法,降伏外道,遭到外道的嫉妒,一次他經過伊私阇梨山下,被裸形外道看到,就從山上推下亂石,目犍連活活地被打死。他是佛教史上第一個為了傳播佛法流血殉教的人。目犍連被害的消息,傳到阿阇世王耳中,震怒非常,數(shù)千名裸形外道被坑殺。比丘們紛紛請問佛陀,目犍連神通第一,他為什么不用神通與外道對抗?他為什么不躲避外道的暗算?佛回答他們說:神通敵不過業(yè)力,肉體是無常的,業(yè)報是要了結的。他于過去生中,捕魚為業(yè),不知有多少生命喪生在他的手中。對覺悟者來說,死是生的結果,無所畏懼,目犍連為法獻身,雖死猶生。因為他以短暫的色身,換來無限的真理,稱得起是將自己的生命獻給真理的偉大人物。
- 上一篇:佛陀十大弟子中的著名建筑師:舍利弗尊者
- 下一篇:佛陀十大弟子阿那律的出家修行過程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心底的亮色
-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說起來容易,活起來不容易
- 人生總在成長
- 抬頭是天,腳下是路
- 偈語是怎樣形成的?
- 一路走來一路忘
- 因為哭過,笑才燦爛
- 假如生命能夠穿越
- 無論過去將來多美,記得珍惜眼前
- 日子還長,你要好好走
- 往事一壇老咸菜
- 對人生最好的表白
- 突然白頭,且斷妄想
- 幽默是智慧的光芒在閃現(xiàn)
- 好心情為生活著色,用好心情迎接每一天
- 心在風中,望紅塵種種
- 人生轉瞬即逝,不如憐取眼前人
- 人生有哪些來源?
- “忍”是一種擔當,忍之為德,在于負重
- 人生有什么體驗?
- 如何才能做個名副其實的“觀自在”?
- 人要放大一些什么?
- 精神的營養(yǎng)
- 知足的意義
- 謙虛是待人處世一種不卑不亢的態(tài)度
- 煩惱都是自找的
-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 開發(fā)心地,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 “期待”對人生有什么重要?
- 從今天做起,凡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
- 如何決定人生的方向?人生方向的原則
- 人生的“路”
- 居家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顆歡喜心?
- 佛教的這六事為什么能讓人得度?
- 人生八不可
- 人生真的有“十全”嗎?十全人生
- 三品人生,你要過哪一品的人生呢?
- 怎樣美化人生?
- 如何評價一個人?
- [星云大師]修橋鋪路又齋僧,戒殺放生第一因的解釋
- [普洱茶]普洱茶“越陳越香”嗎?
- [華嚴經]寧受無量苦,得聞佛聲音,不受一切樂,而不聞佛名
- [禪宗典藏]《祖堂集》的價值何在?
- [生活故事]信徒的捐贈
- [哲理故事]眼睛不要總是睜得那么大
- [佛與人生]心底的亮色
- [佛學常識]偈頌的術語
- [星云大師]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xiāng)的解釋
- [六祖壇經]《壇經》中對于“不二法門”是如何解釋的?
- [紅茶]滇紅工夫茶屬于什么茶?
- [禪宗公案]騎牛覓牛是什么意思?
- [生活故事]舍得舍得有舍有得
- [哲理故事]藍天白云常自在,行云流水心無礙
- [佛與人生]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佛學常識]偈頌有哪些形式?偈頌的形式
- [星云大師]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