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為什么要合掌?合十的意義

道證法師:為什么要合掌?合十的意義

  佛家常以無言的手勢、動作,代表極深奧的道理,故雖是極常見的姿態(tài),也不宜輕忽而過,‘合掌’亦然。自古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圣之手’,左手為‘不凈之手’,故日常生活中有分別使用兩手之習慣—比如:持食物專以右手,而拭污穢以左手。

  然若兩手合而為一,就代表‘神圣面’與‘不凈面’合一,(代表種種‘對立’雙方的融合為一,恢復本來一體的真實面目)也代表宇宙的真相道理(實相無二,亦無不二)。般若心經(jīng)中的‘不垢不凈’,亦如此意。故藉合掌來表現(xiàn)人類最真實的本來面目。

  禮佛,或平時見面合掌,即代表‘以真誠面目相見’——消除內心種種‘隔閡’、‘對立’,彼此之心融通、一如;也啟示我們應返本還原,悟入真理,恢復本來面目,契入宇宙實相。

  亦有以左、右手,分別代表‘理’與‘智’,‘定’與‘慧’,故合掌代表理智一如,定慧等持;并將十指,配于五大(地、水、火、風、空)或配‘十波羅蜜’。

  另有一說:以手十指,代表十法界。手指散亂,代表心往十法界亂跑,合掌象征收攝亂心,而專注一心向佛(向一真法界)。一心向佛,心光就一時遍照十方。亦即提醒修行應‘事’與‘理’相應、契合。(當下,回‘事’向‘理’)。

  合掌所表的敬意,不是一般‘有差別性’的尊敬,而是由‘佛性本源’流露的恭敬。‘恭’—共心,共一佛心是體會‘彼此本來佛性平等’,由衷的平等恭敬。是體會—‘對立觀念未建立之前,本來一體’的自然恭敬。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