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中的“十大魔軍”!
菩薩道里面,特別強(qiáng)調(diào)「忍」的力量--超過持戒、精進(jìn)、禪定一切力量。能忍之人就是大丈夫。
這個忍分為兩種:一種是「眾生忍」,一切眾生罵我,打我,誹謗我什么,如如不動--你不跟他計(jì)較;一種是「法忍」,就是法上的--饑渴、寒熱啊等等這些,也能夠忍。
那一般講忍,就是面對魔軍,有的是來自外面的魔軍,有的是來自我們內(nèi)心的魔軍,就是我們的煩惱結(jié)使。
你看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百萬魔軍過來,佛就告訴魔王波旬:“你這個魔軍啊……”魔軍一般能夠發(fā)出十支隊(duì)伍,這十支隊(duì)伍是挺有意思的,我們來辨別一下這些魔軍。
「欲為汝初軍」,魔軍發(fā)的第一支隊(duì)伍--最大的部隊(duì),就是:欲--淫欲,是魔派出的第一支主力部隊(duì)。我們一面對欲望就打了敗仗,墮在負(fù)處,就成了俘虜,那你面對魔軍,你首先就敗了。
「憂愁為第二」,憂愁也是魔軍呀--為第二支隊(duì)伍。
「饑渴第三軍」,饑渴是魔軍的第三軍。如果我們?nèi)淌懿涣损嚳?-饑渴起盜心,你就會偷人家、搶人家,這就墮到了負(fù)處啦!
「渴愛為第四」,這種對愛欲的需求像干渴一般,讓你坐立不安,非要去滿足不可。
「第五睡眠軍」,所以一天到晚我們就昏昏欲睡。睡眠,也就是被魔軍控制了;現(xiàn)在我們雖然不能做到不睡,但至少要做到控制睡眠的時間。如果我們像社會上養(yǎng)生一樣,要睡八、九個小時,對修道人來說,那可能就有問題了,被魔軍控制了?鬃訉υ子,他的學(xué)生,看到他晝寢了,都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怖為為第六軍」,這種害怕、恐怖、畏懼是第六軍。
「疑悔為第七軍」,懷疑、后悔就是第七軍。所以當(dāng)我們升起極重的對善法之懷疑和后悔的時候,我們就被魔軍控制了。
「瞋恚為第八軍」,瞋恨的心,動不動發(fā)火的心,這都是魔軍。
「第九利養(yǎng)軍」,就是你追求名聞利養(yǎng),喜歡這些知名度,喜歡搞那些虛的東西,擺架子、搭架子,這都是被魔所控制。
「第十軍自高,輕慢出家人」,就是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很驕慢,輕蔑出家人。
我們想一想,如果面對魔軍的這十支隊(duì)伍,我們能不能打勝仗?很有可能我們都打敗仗!一打敗仗,這個魔王波旬就很高興了:“你沒有逃脫我的魔手--魔掌心哪!你還是魔子魔孫!”所以三界不容易出得去。
- 上一篇:命由我造 福自己求
- 下一篇:居士遇到假和尚來“化緣”應(yīng)該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仁德上人:真正的修行是低下心與誠敬心
- 大安法師:懺除業(yè)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仁禪法師:念佛修行路上的兩大歧途
- 大安法師:臨命終時最后一念沒在阿彌陀佛上,能否往生?
- 良因法師:修行人如果追求世俗的聲名會怎么樣?
- 明海法師: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仁德上人:修行的兩種方法:萬緣放下和明心見性
- 仁德上人:修行五字偈
- 夢參法師:如何修行禪定?修禪定的方法
- 仁德上人:達(dá)到無私無我不執(zhí)著的境界即是正修真修
- 恒傳法師:師父引進(jìn)門,修行在個人
- 凈界法師:在修首楞嚴(yán)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夢參法師:怎么樣修行?至心精進(jìn)
- 大安法師:懺除三障諸煩惱是哪三障呢?
- 大安法師:怎么判斷自己是真信?以怎樣的心態(tài)面對愛情?
- 大安法師:從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的人還會退轉(zhuǎn)嗎?
- 大安法師:凡夫的六根是輪回的根源
- 仁德上人:修行就像爬坡不進(jìn)即退
- 大安法師:瞋恨心很重,對鏡時不能把持自己該怎么做?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cái)?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xué)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xué)佛人要遠(yuǎn)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xué)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jì)公是真實(shí)存在的嗎?濟(jì)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rèn)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xué)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jī)]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yàn)橛卸U,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