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簡介 編者序

  《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講述者:慧凈法師

  出版者: 凈土宗文教基金會

  簡介:

  《講演集》第一集、第二集乃是慧凈法師2001年至2005年間隨緣開示的錄音整理修潤而成。慧凈法師的開示內容淺白易懂、平實簡潔、深入淺出,并舉出許多生動的事例讓聽者印象更為深刻,俾能次第引導學人體解善導大師思想,而信受彌陀慈悲的救度,愿生彌陀莊嚴凈土,且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編 者 序

  《慧凈法師講演集》是結集中國“凈土宗善導流”導師慧凈上人最近數年間的法義開示講演而整理成書的。

  慧凈上人早歲出家,志在自利利他的成佛之道,起初經由數年禪、密、凈修行之后,即決志棲心凈土。此后于凈土法門經歷嚴謹的實修與教義抉擇,最終歸本于唐朝凈土宗祖師善導大師的思想,并以之為本而提倡中國“凈土宗”宗派,弘揚彌陀本愿,以期彌陀無限慈悲的救度法雨能普潤兩岸廣大佛子,乃至利益全世界有緣的眾生。先師現代禪李元松老師生前病中透過上人的著作與數度電話請益后,贊譽上人為中興當代凈土宗的大善知識,并率領全體現代禪同修皈依上人,舍禪歸凈,專修念佛。

  善導大師雖是聞名的凈宗祖師,被尊為凈土教之集大成者,然而其思想自古至今尚未被廣大的世界華人所正確了解。大師依其深徹之念佛三昧體證及慧眼獨具之經教判釋,為普遍眾生抉擇出一條往生成佛的康莊大道。

  大師首判凈土法門屬于“本為凡夫,兼為圣人”的“菩薩藏”與“頓教”!栋阒圪潯分姓f:

  瓔珞經中說漸教,萬劫修功證不退;

  觀經彌陀經等說,即是頓教菩薩藏。

  一日七日專稱佛,命斷須臾生安樂。

  一入彌陀涅槃國,即得不退證無生。

  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愿行自然成。

  意即于娑婆世界修行,不但時劫長久而且容易退轉,然而以稱名念佛行,乘托彌陀愿力,往生彌陀凈土,一世即可證得大乘不退轉菩薩位并速成佛果。有志于一生解脫生死輪回以及不退菩薩行的學人,何不遵之哉!

  許多凈土行者,尤其是煩惱厚重、世緣難舍的現代凡夫眾生,常以為往生凈土并非易事,大師為解除此疑慮,強調彌陀本愿無限慈悲的救度說:

  若論眾生垢障,實難欣趣;

  正由托佛愿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觀經疏》〈玄義分〉)

  以佛愿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回心皆往。

  (《法事贊》)

  并為眾生指示出一個不擇根機、人人可行、三根普被的決定往生之行業(yè)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觀經疏》〈散善義〉中說: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愿,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jié)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yè),順彼佛愿故。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jié)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又于《觀念法門》中說:

  若佛在世,若佛滅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彌陀佛,愿生凈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圣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不但簡單易行,而且不擇行住坐臥、時處諸緣皆可修之。除簡易外,大師并強調稱名念佛之功能殊勝超越其余萬行,而“念佛三昧”為諸三昧中之王,其《觀經疏》〈定善義〉如是言:

  自余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是故諸經中,處處廣贊念佛功能。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愿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十方恒沙諸佛證誠不虛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此例非一也。

  廣顯念佛三昧竟。

  由上可知,善導大師以為十方眾生,下至五逆十惡、謗法闡提等一切罪惡煩惱凡夫,唯有念佛最能滅罪往生凈土,得度生死,向無上菩提;上至回心二乘圣人、大心菩薩,亦可修習念佛三昧、求生凈土,速證佛果,早日回入娑婆,廣度有情。

  上人的思想可說完全依循善導大師,認定“凈土宗”的唯一宗袓為善導大師,并總結宗旨為: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愿生彌陀凈土

  廣度十方眾生

  而上人一生的行誼,也依善導大師所勸喻,但以念佛求生凈土自行化他,如大師〈定善義〉言:

  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惡道苦等,聞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為說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報佛恩。何以故?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舍,還入三惡,長時受苦。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凈土,向無上菩提。是故今時,有緣相勸,誓生凈土,即稱諸佛本愿意也。

  《法事贊》言:

  誓到彌陀安養(yǎng)界,還來穢國度人天;

  愿我慈悲無際限,長時長劫報慈恩。

  以及《往生禮贊》言: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

  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上人慈悲內斂,抑己從人,默默勤苦耕耘,勸化眾生,循循善誘,導歸凈土,乃名符其實的“真報佛恩”、“稱諸佛本愿意”,真可謂“彌陀的使者”、“慈悲的化身”。

  《講演集》的來源即是上人這數年間隨緣開示的錄音整理修潤而成。上人的開示內容淺白易懂、平實簡潔、深入淺出,并舉出許多生動的事例讓聽者印象更為深刻,俾能次第引導學人體解善導大師思想,而信受彌陀慈悲的救度,愿生彌陀莊嚴的凈土,且一向專稱彌陀佛名。由于內容豐富,故結集整理后分冊出版。

  第一集中的“佛教無常觀”、“六字名號的意義”、“念佛之殊勝利益”、“《阿彌陀經》兩文解釋”和“第十八愿略解”等五篇是二○○一年十一月間于紐西蘭之奧克蘭廣播電臺節(jié)目中的即席開示;“難易二道判”則是于同一時期講于奧克蘭普賢凈苑!人生的目的”是一九九五年講于澳門的佛教青年協會,“增上緣”是二○○二年九月講于臺中本愿山彌陀講堂,“《小經》三段文兩重因果”是于二○○四年二月講于臺北成德國小,“阿彌陀佛圣像崇升典禮贊頌辭”是于二○○四年八月講于香港慧蓮凈苑,“彌陀的救度”是于二○○五年一月講于凈土宗彌陀共修會臺中分會,而“真正的大孝”、“凈土宗宗風略講”兩篇則是于二○○五年一月講于臺北象山凈宗書院。

  第二集的內容則是二○○四年一月以來至今于臺北象山彌陀村凈宗書院,隨機以及每月第三周日晚的定期開示,聽眾主要是“彌陀共修會”的同修。彌陀共修會原為先師在舍禪歸凈、迎請上人為導師前,以“現代禪”攝受學人所創(chuàng)立的“現代禪教團”,其中大部份同修共住于臺北信義區(qū)“象山修行社區(qū)”── 后轉稱“象山彌陀村”。此中的緣起于溫金柯師兄的序文中有詳細敘述。

  最后,本書得以出版,必須感謝“凈土宗文教基金會”及彌陀共修會一群默默付出的同修義工。

  凈 慈敬序

  佛歷二五四九年(公元二○○五年)三月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