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照禪概說

  默照禪概說

  中國曹洞宗的源頭,是洞山良價禪師(西元八O七~八六九年)及曹山本寂禪師(八四O~九O一年)。而日本曹洞宗的源頭是中國天童如凈禪師(一一六三~一二二八年)及日本道元希玄代,其第十代真歇清了,是宏智正覺的同門,同出于丹霞子淳座下。其系統(tǒng)可列表如下:

  │─宏智正覺—凈慈慧暉—明極慧祚—東谷妙光—直翁德舉

  丹霞子淳─│

  │─真歇清了—天童宗玨—足庵智鑒—天童如凈—道元希玄

  基本上,日本曹洞宗的只管打坐,和中國曹洞宗的默照禪,是有差別的。

  宏智正覺的默照禪是開悟以后寫的,它是從悟境中,告訴我們什么是默照禪?然而,對于尚未達此程度的人,想要實踐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必須從基礎的方法開始,才能知道開悟以后,所體會的默照禪是什么?

  如何開始學習,我將它分為三個層次:

  一、只管身體

  把姿勢坐好,身心放松,以有心無心的注意自己整個的身體;不是只感覺身體的某一部位,而是在同一時間內,觀照整個身體的任何部位,同時要放輕松;緊張的話,很快會累。

  所謂放松,是神經、頭腦不要緊張,但是身體及坐姿必須正確,背及后腰不能放松,否則馬上彎腰駝背,那就是懈怠了。松懈時容易打瞌睡,方法也用不上,頭腦必須保持非常清醒,如果感覺有點懶,并且迷迷糊糊的,這都不是只管打坐或者默照時應有的狀態(tài)。

  二、把環(huán)境當作身體的一部份

  清楚的知道身體在那里,但是,它并沒有給你負擔及感覺,雖然身體的痛還在;甚至于,痛也沒有,而周遭之環(huán)境如同你身體的一部份,此時有風吹聲、鳥叫聲,但是,對你來講,環(huán)境沒有打攪到你的心,而是很自然地,跟你的身體在一起。身體在、環(huán)境在、你的心也在;有主觀的自己、客觀的身體,同時被觀照得很清楚,但是,就是沒有負擔,沒有受到干擾。

  三、以空作為觀照

  向內觀照,內心無限的深遠;向外觀照,外境無窮的廣大。環(huán)境在、身體在,但是自己已經不在;沒有主觀的自己及客觀的環(huán)境,一片明朗、清凈。到了這個程度,身心世界,整個宇宙,都是我自己;以為沒有境界,事實上,空境即為觀境。此時,是否開悟了呢?還是沒有,一離開打坐,進入生活的環(huán)境中時,還會受到干擾。

  洞山良價修行時,認為自己體會到佛經中祖師們所講的悟境,可是,他的師父云巖曇成禪師始終認為他還得努力。后來,洞山離開云巖去行腳,有次經過一條溪流,水面清澈,清楚的看到自己所反映的倒影,他的面孔、他的身體,他便大悟云巖所示百年后的真象“即庶個是”的意旨,他便很歡喜地說:

  “切忌從公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么會,方得契如如!

  因此,沒有開悟的人,總是執(zhí)著的,不是執(zhí)著于“有”,就是執(zhí)著沒有語言的對象的“空”;當洞山良價看到空和有,內和外,不相妨礙、不得對立、也不是統(tǒng)一,不執(zhí)著境界,不否定現(xiàn)實時,還能和現(xiàn)實融合在一起。沒有時間、空間,沒有自我、對象;心念不動,但是歷歷分明。心中無物、無相,但是明凈靈活,此時,就是默而常照,照而常默;默中有照,照中有默,到了這個層次,便是大開悟。

  開悟以后會怎樣呢?不要好奇,初學者需從第一階段開始,自然而然會進入第二、第二個層次,一步步的做到,一步步的不要執(zhí)著,這是開悟的過程。

  此寵智正覺時代稍晚的,有一位長蘆宗賾禪師(生卒年不詳,約為西元十一世紀末十二世紀初),撰有一篇〈坐禪儀〉,他所教的禪修方法,就是主張調飲食、調睡眠、調坐姿、調息,然后“一切善惡莫思量,念起即覺,覺之即失,久久忘緣,自成一片!倍曛钦X的〈坐禪箴〉,一開始就說:“佛佛要機,祖祖機要;不觸事而知,不對緣而照!庇媚障率,不用天臺止觀的前方便?墒,一般人如果一開始就用默照,是很不容易的,必須還是從止觀的前方便做起,這是一種預備階段的輔助法。

  此外,日本現(xiàn)代有一新派,就是原田祖岳禪師的龍澤寺派,名義上屬于曹洞宗,實際上是融會了曹洞、臨濟兩宗之長,而創(chuàng)立一派生氣蓬勃的禪佛教,成為今日日本向國內外傳播禪法的主流之一,他沒有用只管打坐或默照,而是教人數(shù)息、參公案。

  默照,其實就是止觀并有,止的時候,心中沒有雜念,觀的時候,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沒有雜念;因此,觀的時候止,止的時候觀;照的時候也在默,默時候也在照。將觀用作照,將止用作默。所以雖然源出于止觀,卻不是止觀。

  基礎方法剛開始用時,是觀照自己身體的全部,觀整體不觀局部。必須要有一樣對象讓心有所住,然后才能無住;有所住,并不是住于不斷起伏的雜念、妄念,而是住于正念,此正念便是觀整個的身體,同時通過注意身體的整體,而不讓自己有妄念。身體的痛、癢,腿的不舒服,一定還有,但是,你要不管。就像我們看到地板上有很多墨跡,但是,不是只看到某一點,而是意識到整個的地板上有很多的黑點。

  開始時心不安沒有關系,只是留意身體的全部,其他什么都不要管,慢慢就會專心在方法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