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慈悲沒有敵人

  可憐人、同情人、原諒人、愛護人、關(guān)懷人……等,都可以算是慈悲精神的表現(xiàn)。慈悲的主要目的是心中無敵,無敵就是心中沒有敵人,沒有過去的宿仇,也沒有現(xiàn)在的怨家,更不制造未來的對頭。所以不是仗權(quán)勢而稱無敵,也不是憑財力而稱無敵,更不是靠武力打敗一切人而稱無敵,乃是以慈悲心照顧、原諒一切人。慈悲心愈大就愈能夠感化人。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免于受人批評,即使佛陀也不例外?v然未得罪過人,卻無法不讓人討厭、不讓人仇視;就算你不跟人斗,人家也會找著你斗,你不跟人爭,人家也會跟你競爭。但你不必介意人家如何,自己心中要沒有敵人。

  例如有一位人人稱許的好人,大家都說他好,師父也常稱贊他好,這時候,可能就會有一、兩人覺得有一點酸溜溜的,會想:「他好,難道我就不好?師父老是說他好,為什么師父不曾說過我呢?」這樣的人,心中就有了敵人。有敵,就是有比較的對象;敵是敵對,敵對不一定是冤家,就像女孩子嫉妒別人長得漂亮、穿得美麗,這不就是和對方作對了?如果不是嫉妒,而是見賢思齊,那就是慈悲心。

  如何用慈悲?要常常往相反的方向說、往相反的方向看、往相反的方向解釋。例如有人無緣無故地瞪你一眼,你心里一定毛毛的,此時,你應該要用相反的方向來解釋、來體會:「他瞪我一眼,可能是我的臉長得不太好看;或者我今天有什么不對勁,他提醒了我,我要感謝他。」「人家的表情就是我的鏡子」,見他面目可憎,多半是因為自己的面目大概也不太好,至少我的樣子讓他生氣、我的氣質(zhì)讓他討厭,所以他才會瞪我一眼。

  此外你也要想:他雖然是在瞪我,可能不是生我的氣,不知道是為了什么事情不開心?他這時候應該受到關(guān)懷。所以不要「以眼還眼」,應該避開他,或者替他念一句阿彌陀佛,愿他能夠心里平安,這樣就是慈悲心。否則,一旦生起對立心,你就離開慈悲心;若能為他設想,原諒他、可憐他、關(guān)懷他,就能轉(zhuǎn)敵對心成慈悲心了。

  如果一個蠻不講理的人在你面前出現(xiàn),你的心里一定會毛毛的,這時要想:「他已經(jīng)不講理了,生氣了,我應該要講理、不要生氣,否則氣上加氣更麻煩。」因此不論任何時間,只要我們能用一種相反的念頭來轉(zhuǎn)變對人、事、物的看法,這就是慈悲心。

  但是當我們還是凡夫的階段,要想做到完全心中無敵是很難的,所以我們要時時想到慈悲心,至少就不會老是生氣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