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時八教
天臺宗智顗大師在南北朝“南三北七”各家判教說的基礎上,提出了“五時八教”的判教理論。
五時:將全部佛典按照佛說的時間前后,分作五個時期。
。1)華嚴時,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首談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空有齊彰,色心俱入,湛森羅于海印,現剎土于毫端。
(2)阿含時,謂佛說《華嚴經》后十二年間,于十六國說四阿含經。因其初說法處在鹿野苑,故又作鹿苑時。
。3)方等時,謂佛更演維摩、楞伽等經。
。4)般若時,謂小乘雖回心向大乘,然其執(zhí)情未泯,故佛更廣談般若空慧而澄凈之。
。5)法華涅槃時,謂佛見鈍根眾生,機漸純熟,故說《法華經》、《涅槃經》,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稱性而談,令一切眾生,咸得成佛。這是佛陀五時說教的次第與當機的差別。
八教分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合之為八教。
八教:佛陀說法的形式和內容。
頓,直顯真實之教;漸,由淺入深之教;秘密,因人而宜之教;不定,一音異解之教;藏,聲聞、緣覺之教;通,聲聞、緣覺、菩薩共通之教;別,不共二乘,獨為菩薩所說之教;圓,佛陀內證的實相之教——不論迷悟,生佛一如。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簡介,地藏經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容介紹
- 心經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有訣竅嗎?誦經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簡介,楞嚴經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常懷感恩心,增加正能量
- 不能舍,只好泥里團團轉
- 吃虧是福:最樸素的幸福哲學
- 若要世人愛你,你當先愛世人
- 無它求,無奢望,所以生命強大
- 懂得謙虛學習,便能不斷成長
- 追著別人的幸福跑,你永遠不會幸福
- 不要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 通過自我警醒、悟知改掉壞習慣
- 十分福氣,享受三分
- 內心寧靜,才能認清事情的根本
- 舍棄浮躁,人生才能淡定如水
- 玄奘法師取回的經書有哪些?
- 別讓欲望綁架了你的心
- 如何用六根來布施?
- 心被外物所牽你才會受煎熬
- 一米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 追求不圓滿的人生
- 所有面向苦難的修行,都是為了更好地活著
- 中國佛教史上有哪四位佛經大翻譯家?
- 人生不過是路過,沒什么不可放下
- 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的最后一天來過
- 如何親近善知識,才算是常隨佛學?
- 人為什么活著,活著是為了什么,怎樣才算活明白了?
- 佛教徒按身份來分有哪七種稱謂?
- 布施結緣時,也要看對象如何嗎?
- 佛教創(chuàng)建于何時?
- 放松對修行有什么幫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時候傳入中國?
- 明末四大高僧是誰?明末四大高僧簡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為什么要修習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個人有沒有大福報?
- 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場的人才應當順于法去成就保護
- 假如有人問自己幸福嗎?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轉煩惱?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與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