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玉京秋
周密
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凄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鐘羽一解。
煙水闊,高林弄殘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韻,銀床飄葉。衣濕桐陰露冷,采涼花時賦秋雪。嘆輕別,一襟幽事,砌蟲能說。
客思吟商還怯,怨歌長、瓊壺暗缺。翠扇恩疏,紅花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風,恨最恨、閑卻新涼時節(jié)。楚簫咽,誰寄西樓淡月。
【賞析】
此詞為客旅臨安,感秋傷懷之作。上片寫景傷別。“煙水闊”五句寫詞人黃昏佇望之景,以宏大的筆勢展現了一幅煙云浩渺,秋水遼闊,高林蔽日的蒼茫空遠的秋景。“碧砧度韻”由物及人、寫出臨安婦女寒夜搗衣,令人聯想到“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的感人情景,曲寫出對家鄉(xiāng)妻子的懷念。“嘆輕別”三句,借物傳情,借蟋蟀悲凄的啼叫傳達滿懷幽怨。下片寫客思怨恨。“客思”二句以“客思”、“怨歌”總上挽下,申發(fā)“幽事”之恨怨。“恨最恨”以兩“恨”字揭示出人生巨恨深痛乃在遭到閑棄!堪稱辭情哀絕。最后以“簫咽”之凄切,月夜之寄情,營構悠遠的意境,留給讀者凄寂無窮的余韻。陳廷焯贊此詞“精金百煉,既雄秀,又婉雅”(《白雨齋詞話》)。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