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 第59節(jié):第九章 人生無常,唯有把握當下(2)
這些都是發(fā)生在玄奘之前的故事,玄奘到達迦濕彌羅的時候,雖然當地的佛教已不如當年那般興盛,但依舊保留著由世友等五百高僧編寫集結的完整佛經。這一點對玄奘來說非常重要,就好比給了他一次在正式前往最高佛教學府那爛陀寺深造之前進入預科班學習的機會。
我們知道,在當時,佛教經典都是由梵文書寫,人們交流佛典甚至辯經也都是用梵文,玄奘的梵文雖然不錯,但那都是在中原和沿途游歷時陸續(xù)積累而來,或者可以說沒有經過系統(tǒng)學習,想要在那爛陀寺與那些高僧交流學習,就必須具備相當熟練甚至是精通的梵文水平。
所以這一次玄奘沒有急著趕路,而是在迦濕彌羅國停了下來,就像當年在高昌國逗留一樣,他需要為接下來的旅程和游學進行知識上的準備:
其一,當地的國王非常熱情,愿意供奉玄奘,這是物質保障;
其二,玄奘需要系統(tǒng)學習梵文,在印度,交流學習的主要形式就是辯經,辯經一靠學識二靠反應三靠說話技巧。這里的說話技巧,就與梵文緊密相關--同等修為,一個口齒伶俐一個結結巴巴,高下立現。
其三,迦濕彌羅收藏了大量珍貴而完備的佛典,玄奘需要在這里對印度佛學進行一次系統(tǒng)學習和全面了解,為接下來的求學和譯經提前做準備。
人生是一段長長的旅程,不可能每時每刻都保持高昂的狀態(tài),要懂得適時給自己放松、充電,也許只是一兩天身體的休息,也許需要長時間的沉心靜氣,為的是用更加飽滿的情緒和積極的姿態(tài)去面對未來。
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秋,玄奘帶著大量親手抄寫的佛經離開了學習生活了一年多的迦濕彌羅國,在經過幾個小國后離開北印度,進入了中印度境內。
中印度河網密布,玄奘決定改走水路,坐船沿恒河順流而下,準備前往另一個國家--阿耶穆佉國。
秋風徐徐、水聲潺潺,兩岸林木繁盛,河上水鳥成群,水中魚蝦嬉戲,船行一百多里,一直風平浪靜,可以說是玄奘西行以來最舒服、最愜意的一段旅程。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所有人都陶醉在恒河美景中時,河兩岸的密林中突然沖出十幾條船,一下子就擋住了玄奘大船的去路。這顯然是一伙早就埋伏在水邊的強盜,上面的人一邊舉著刀棍大聲叫嚷,一邊駕船向玄奘的大船靠近。
水上不同陸地,在岸上遇到強盜還能逃跑,在水上要是被強盜截住,那就只剩下死路一條。驚惶失措下,幾名同伴當即跳河逃命,把玄奘等人丟在了船上。這是玄奘西行以來第一次在水上遭遇強盜,不過他還是跟往常一樣十分鎮(zhèn)定,還讓船上的人不要荒亂--強盜無非求財,把財物給他們就是了,一旦自己慌了手腳把船弄翻,損失的就不止是財物,還有那些無比珍貴的經書了。
在強盜們的脅迫下,船工不得不按指示將船靠岸。船靠岸后,強盜們把所有人都趕到岸上,還命令他們脫掉衣服,一邊搜查隨身錢財,一邊仔細打量每一個人的身材面容。
長途跋涉和豐富的閱歷讓玄奘有著超乎常人的直覺和觀察力,他發(fā)現這些人不像是普通的強盜,他們的一言一行似乎是在按照一種既定的流程行進,而且在搜得錢財后也沒有放人的意思,好像在等待一件什么事情。最后,玄奘從他們的對話中得悉,這些人并非強盜,而是一伙突伽天神的信徒:
"然彼群盜素事,突伽天神,每于秋中覓一人質狀端美,殺取肉血用以祠之,以祈嘉福。"
也就是說,每到秋天,這伙突伽天神的信徒們就要根據教義尋找一個身體強健、樣貌端莊的人來獻祭,然后把他殺了,用他的血肉祭祀神靈,祈求天神的保佑和賜福。
印度古代宗教紛繁復雜,突伽天神是印度教中一個重要的大神,因為是女神,所以才譯成難近母。難近母是印度教神話中濕婆的妻子雪山女神的多種形象之一,也是性力派崇拜的主神之一,在印度被當作降魔女神而受崇拜,名字取自她所消滅的羅剎"難于接近"。在大多數繪畫和雕塑中,難近母皮膚黃色,坐騎是虎或獅,有8、10或者18臂 ,持諸神所賜的各類武器,其中有長矛或一條毒蛇。每年9、10月舉行的難近母節(jié)是印度東南地區(qū)最隆重的節(jié)日,信徒們將特制的難近母像供奉9天后沉入水中,并舉行大規(guī)模的游行和慶;顒印
- 玄奘精神
- 玄奘精神 第1節(jié):前言
- 玄奘精神 第2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1)
- 玄奘精神 第3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2)
- 玄奘精神 第4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3)
- 玄奘精神 第5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4)
- 玄奘精神 第6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5)
- 玄奘精神 第7節(jié):第一章 進退由心,大德之境(6)
- 玄奘精神 第8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1)
- 玄奘精神 第9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2)
- 玄奘精神 第10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3)
- 玄奘精神 第11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4)
- 玄奘精神 第12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5)
- 玄奘精神 第13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6)
- 玄奘精神 第14節(jié):第二章 隨機而變,智慧勝于機巧(7)
- 玄奘精神 第15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1)
- 玄奘精神 第16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2)
- 玄奘精神 第17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3)
- 玄奘精神 第18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4)
- 玄奘精神 第19節(jié):第三章 無權無勢,也能成為命運的強者(5)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
- 玄奘精神 第54節(jié):第八章 勇氣和信念是前進的自驅力(4)
- 玄奘精神 第55節(jié):第八章 勇氣和信念是前進的自驅力(5)
- 玄奘精神 第56節(jié):第八章 勇氣和信念是前進的自驅力(6)
- 玄奘精神 第57節(jié):第八章 勇氣和信念是前進的自驅力(7)
- 玄奘精神 第58節(jié):第九章 人生無常,唯有把握當下(1)
- 玄奘精神 第59節(jié):第九章 人生無常,唯有把握當下(2)
- 玄奘精神 第60節(jié):第九章 人生無常,唯有把握當下(3)
- 玄奘精神 第61節(jié):第九章 人生無常,唯有把握當下(4)
- 玄奘精神 第62節(jié):第九章 人生無常,唯有把握當下(5)
- 玄奘精神 第63節(jié):第九章 人生無常,唯有把握當下(6)
- 玄奘精神 第64節(jié):第十章 學海無涯,自勝為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