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閑話“道交感應”

  42:閑話“道交感應

  道交感應即是一種超三維空間的相應狀態(tài),指凡在修行過程中所遭遇或體驗到的不合常態(tài)、常規(guī)的東西。但一般來講,我們不必太過于執(zhí)著于這一類經(jīng)驗或現(xiàn)象(已知往生時日、專修密法或有證果之征兆的除外)。因為有這類奇特經(jīng)驗的人非常多,但又不能一概而論。道交感應其現(xiàn)象和因緣都非常的復雜,又因每個人具體情況的不同,這類經(jīng)驗顯得很個體化和多樣化。無論入佛修行,還是練一般的外道、氣功,入靜深了一定都會有許多道交感應的現(xiàn)象發(fā)生。比如有人打坐時發(fā)熱發(fā)麻或脹痛、見光、見花、聞聲聞香,有的念佛時見各種奇妙的瑞相等等。當然也有的見惡相、現(xiàn)惡趣?傊澜绲拇嬖,超出我們生命六根(如一種波段、頻率范圍一樣)在常規(guī)狀態(tài)下所能識別和把握的東西很多,大多數(shù)情形下,這些玩意兒只能用來堅固道心,不能貪著,否則不僅會影響我們入靜,還會生出新的煩惱與魔障。

  老實講,有一些不如法的人正因為不能正確看待道交感應(尤其在氣功界),結果誤入了魔障。所以我們不要被這些東西牽著走,什么輕安,覺受,道交感應等,真的只能用作堅固我們的道心。它們依然還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反應之中,千萬不要以此去琢磨和猜度自己已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境界或狀況。色法中的一切,同開悟見道和證果絕對是兩回事。對于一個修行者,執(zhí)著了是魔境,不執(zhí)著就是次第。

  任何境界來了,均不作圣解不作圣證。專心修習正定,我們才可能開慧證果。

  另外,無論出了什么狀態(tài),出了什么有征兆的夢境,也不必引用經(jīng)書上的法義、所描繪的境界,去對應、求證自己的現(xiàn)狀,這除了引起執(zhí)著和擾亂我們心識外,毫無益處,甚致會成為我們進步的障礙。不見道者不識本心,更不能執(zhí)迷外緣和事相。尤其是初學者,無論修什么法門,做功課時都要心無二用,閑時學習看書,思考經(jīng)教的內容沒有錯,但做功課和入靜時必須心無掛礙。理與事的差別和矛盾肯定一直會存在的,但我們也不必太在意,不要整天挖空心思去思索、論證一切。

  我們要堅信功到自然成,總會有理和事自然圓融無礙的那一天(眼下連這一點我們都不必想它)。如果我們義理不明,功夫不高,動輒就用教條去對應日常生活的是非對錯,只會引起更大的執(zhí)迷和煩惱。修行就是當下“放下” ,管它什么道交感應不道交感應的?千切不能越學越受束縛,煩惱越弄越多,自設心理負擔和思想包袱,精神上什么都放不下,我們肯定不會真正地受益于佛法。我們暫時做不好是很正常的,我們若一下子能做得到了位,我們不就即身成佛了么?只要我們信仰真切、堅定,有一顆求取正法的道心,諸佛菩薩一定護念和加持我們,我們總有一天會得到正法接引……除此,我們只管堅持“歷事練心”和做功課,日子久了,智慧功德漸深,許多毛病、不良狀態(tài)和煩惱習氣自會消減,我們就會越做越好,請各位一定記住這個此消彼漲的原理!

精彩推薦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