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公案 >

      空色本來同

        有學僧請示趙州禪師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理如何解釋?”

        趙州回答:“聽我一偈:

        礙處非墻壁,通處沒處空;

        若人如是解,空色本來同。”

        學僧聽偈后仍然不解,趙州禪師又說:

        “佛性堂堂顯現,住性有情難見;

        若悟眾生無我,我面何如佛面?”

        學僧還是不明白,問道:

        “禪師!我請問您的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呀!”

        趙州禪師兩眼圓睜,道: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學僧終于大悟。

        世間所見的一切物質,佛法叫做“色”,色法都是依因緣(空)條件而成的,色法不能單獨存在,因此沒有自性可得,這個不可得即是空,是故色的當體是空,此即“色即是空”之意?詹皇菦]有,虛空能包容一切萬物,因此經上說“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就是這個意思。

        凡夫執(zhí)著一切法有實體,處處障礙,無法貫徹現象(色)與本體(空),一旦體悟諸法(色)無我(空),緣起(色)性空(空),即知佛心即是我心,我心即是佛心。所以說:我面何如佛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