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文化 >

佛眼和尚《三自省》

  是身壽命,如駒過隙。

  何暇閑情,妄為雜事。

  既隆釋種,須紹門風。

  諦審先宗,是何標格。

  道業(yè)未辦,去圣時遙。

  善友師教,誠不可舍。

  自生勉勵,念報佛恩。

  惟己自知,大心莫退。

  報緣虛幻,豈可強為。

  浮世幾何,隨家豐儉。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

  動靜寒溫,自愧自悔。

附:

  佛眼清遠禪師小傳

  佛眼清遠禪師,宋代臨濟楊岐高僧,四川臨卭(qiónɡ瓊)人,俗姓李。十四歲出家,初隨毗尼法師學律,后參五祖法演禪師。雨夜讀《傳燈錄》,至“破灶墮”因緣,忽撥火大悟。后住崇寧萬壽寺,不久遷至龍門寺,世稱“龍門清遠”。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敕住和州(今安徽和縣)褒禪寺,并賜號“佛眼禪師”。佛眼清遠禪師與佛果克勤禪師、佛鑒慧勤禪師,同為法演禪師高足,世稱之為“三佛”。

  清遠禪師重實參實悟。宋·李彌遜《佛眼禪師塔銘》說“其為教,則簡易深密,絕蹊徑,離文字,不滯于空無汗漫之說,不以見聞言語辯博為事,使人洞真源,履實際,非大有所契證不妄許可”。他主張“就已知歸”,“履踐修行”,“須是當人自作活計,莫聽他人說”,“意在自明”,“只要諸人自契”。這些思想在當時影響甚大,受到叢林重視。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示寂,世壽五十四,僧臘四十。有《佛眼清遠禪師語錄》行世。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